準確定位與展覽有關的活動
瀏覽量:3350
作者:意飛遜編輯
來源:意飛遜會展
時間:2025-04-23
準確定位與展覽有關的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前期分析
- 目標市場與產品定位:明確希望展示的產品類型和目標客戶群體,例如是吸引批發商、零售商還是最終消費者。了解目標市場的規模、發展趨勢、消費習慣、購買偏好以及競爭態勢等,為活動的主題、展示內容、活動安排等提供依據。比如,若目標客戶是科技愛好者,活動主題和內容可側重于高科技產品的展示和前沿技術的分享。
- 市場細分:通過對會展市場的細分,明確活動要向參展商和觀眾提供哪些富有特色而又與眾不同的價值,界定與相同題材的其他活動的不同之處。例如,同樣是汽車展覽,可根據不同的細分市場,如新能源汽車、豪華汽車、智能汽車等,來打造具有特色的活動。
- 分析目標參展群體:通過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識別出潛在的參展商和觀眾,了解他們的行業歸屬、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以便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展覽內容和體驗。比如,針對年輕消費者為主的展覽,可以增加一些時尚、互動性強的元素。
確定活動定位
- 明確活動目標:確定參加展覽會的目的或預期達到的目標,如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廣新產品或服務、促進業務交流與合作、拓展市場份額等。目標設定需具體、可衡量,以便于后續的效果評估。例如,某企業參加展覽會的目標是在活動期間獲得100個潛在客戶線索。
- 選定目標參展商和觀眾:通過細分具體產業市場,選定適合本活動的潛在參展商和觀眾的范圍。例如,食品博覽會面向的參展商就是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經營企業(批發商、零售商)及食品生產設備的制造商;目標顧客就是對食品感興趣的大眾群體,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
- 確定活動主題與價值取向:主題應當簡潔明了,能夠準確反映展覽的核心內容,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吸引力,以引起參觀者的興趣。定位要確定活動是針對專業人士的學術交流,還是面向廣大公眾的科普展覽等,不同的定位決定了活動策劃的方向和重點。例如,藝術展覽的主題可以圍繞“藝術的力量”或者“創意的碰撞”等。
考慮相關因素
-
時間選擇:
- 市場需求季節性:要掌握市場對目標展品需求的季節變化,選擇適當的時間辦展。如服裝展需考慮服裝需求的季節性變化;高校畢業生人才洽談會要考慮用人單位的需求和高校學生的畢業時間因素。
- 避開競爭沖突:若同一時間有其他大型展覽或活動舉辦,應盡量避免與之直接沖突,可以通過差異化的定位來避開競爭高峰。同時,要避開重要的節假日和已有的大型活動,避免時間上的沖突,確保參展者能夠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
- 行業關鍵節點:結合目標客戶的活動周期和行業的關鍵節點來選擇時間,例如選擇行業旺季或者重要活動的間隙時段舉辦展覽,能夠吸引更多潛在客戶的關注。
-
地點選擇:
- 交通便利性:地點應便于參觀者到達,交通便利的地點能夠吸引更多潛在觀眾。要考慮展會地點是否是生產或流通中心,以及吃住是否便利。
- 場地規模與設施:根據展覽規模和需求選擇合適的場地,確保有足夠的空間展示內容,同時考慮場地內的設施是否齊全。對于大型展覽,還要考慮是否有足夠的停車場地和餐飲服務設施。
- 目標市場地理位置:優先選擇靠近目標市場的地點,以便更好地接觸到潛在客戶群。若某地區的同行業展覽活動頻繁,參與這樣的集聚效應有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
- 成本考量:在保障展覽效果的前提下,還需考慮場地租賃費用、交通成本等因素,確保預算的合理分配。
制定策略與計劃
- 制定策略框架:根據目標受眾分析的結果,制定策略框架,包括宣傳策略、活動流程設計、現場管理策略等。宣傳策略需考慮傳播渠道的選擇、宣傳時機的把握以及宣傳內容的創意性;活動流程設計要確保參觀者的參觀路徑流暢,并能有效傳遞展覽信息;現場管理策略則關注人員調配、安全保障及應急處理等方面。
- 整合策劃元素:確定活動的形式、時間、地點、參與人員等,所有的策劃元素都應圍繞活動主題和定位展開,以確保活動的整體性和連貫性。例如,可以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現場互動、藝術表演等形式,來深化主題,同時滿足目標受眾的需求。
- 風險評估與應對計劃:在策劃過程中,要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評估,如天氣變化、參展商臨時變更等情況,并制定相應的應對計劃,提前預見并做好準備,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